top of page
![]() |
---|
大海、全台灣最美麗的舊車站,
與用心刻劃的木藝生命。
關於
向陽薪傳木工坊
緣起
向陽薪傳木工坊現址原為多良國小,學生主要來自校區上方排灣族查拉密部落。原本部落有400多人,後因產業轉變,人口嚴重外移,1999年1月多良國小併入太麻里大溪國小,本校區正式走入歷史。
2009年8月8日,莫拉克颱風強勢的雨量,造成152萬公噸以上的漂流木。在民間及政府單位共同努力下,成立部落木工坊,取名「向陽薪傳」,善用珍貴的漂流木,製作單位積木及漂流木家具,開始構築社區產業的夢想。
01
以木藝為核心,創造經濟與工藝精神價值
培養部落族人木工技術,從製作積木到能製作精緻木工家具,並且培養木工設計人才。推廣木工藝技術,成為林務局推廣國產材重要協力工坊,成功把國產材推展到國中小學的木工課。


02
在地文化調查記錄與推廣
由在地文史研究者帶領部落青年向部落老人家請益,保留部落史,以此為基礎延伸發展部落遊程、部落繪本、部落的戶外裝置藝術、部落文創商品。成為發展在地各項產業之特色文化基礎。
03
跨域整合 南迴串聯共好_從查拉密到南迴部落創生
透過人脈網絡,拜訪南迴線相關職人與組織,傳達基地的理念與活動,互相連結,發展各種合作機制。

bottom of page